✨ 護理筆記 – 大量傷患檢傷分級✨
感謝所有幕前和幕後的救難英雄!
大量傷患定義
Mass Casualty Incident (MCI)
發生當地醫療系統不堪負荷的事件,傷亡數量在短時間內大大超過當地資源和能力
以台灣的《緊急醫療救護法》大量傷病患:指單一事故、災害發生之傷病患人數達十五人以上,或預判可能達十五人以上者。
當地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,由資深EMT當任指揮官,待衛生局人員或醫療人員島抵達後,於現場成成立「災害防救及大量傷病患事故緊急應變小組」,並設立臨時急救站,總指揮權轉交給衛生局,負責現場緊急醫療救護相關事項
5 個「S」原則
場景安全評估(Scene Safety Assessment)
「安全至上」:緊急醫療服務(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, EMS)及其他救援人員的安全是首要考量
Chemical, Biological, Radiological and Nuclear (CBRN)
當意外涉及化學、生物、放射性或核物質時,須先排除存在的二次爆炸,EMS 和急救人員才能展開救援,應適當使用個人防護裝備(PPE)
現場狀況評估(Scene Size-up)
傳遞資訊(Send Information)
現場設置(Scene Set-up)
簡易分診與快速治療(START, 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)
開始檢傷前
初步評估 - 保持冷靜
快速地環顧四周,了解現場狀況,視覺評估傷患數量和嚴重程度
確保自身安全
初步報告 - 創造口頭影像
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場景為中心
事件發生地點
事件類型
任何危險
受害者的大致人數
所需援助類型
請盡可能具體地提出要求
例子:氣爆發生當下,親眼目睹的救護車的初步報告
影片中兩位EMT平靜聲音(努力保持冷靜)
報告內容:在台灣大道新光三越(事件發生地點),目測在大概8樓的位置,發生氣爆、氣爆(所需援助類型、事件類型)
快速檢傷START (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)
原始:1983年由加州霍格醫院和紐波特海灘消防局發布
當意外發生時,事發現場會因為各總因素影響救災的能力,但透過快速檢傷START (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)評估,再根據受傷的嚴重程度和治療需要,在最短的時間救治最多的病人,以有限的人力、資源,增加意外存活率
快速檢傷的最大的目的是找出Immediate危險(紅)的患者
故在更多的救援人員抵達現場之前,故每位患者停留時間不得高過60秒,只要關注於檢傷,不是治療,也不進行詳細的評估,故給予檢傷貼上標記後,進續前進!
治療順序
危險(紅)⮕ 延遲(黃)⮕ 輕傷(綠)⮕ 無望/死亡(黑)
注意患者病狀
受傷的患者不會保持相同的狀態,可能會隨著時間,導致情況會變得嚴重
危險(紅):永遠維持此標記
延遲(黃)、輕傷(綠):如果時間和資源允許,請回去重新檢查所有患者的狀況
無望/死亡(黑):當其他的所有患者處置後,在開始介入此類患者
特殊情狀
孕婦:直接檢傷歸類為危險(紅),除非當下的孕婦過多
雷擊患者:因雷擊造成的呼吸肌麻痺使心肺功能停止(原檢傷為無望/死亡(黑)),應該優先急救
如何評估?
第一步 - 評估是否可以自行行走
可以 - 輕傷(綠)
不可 - 繼續下一步評估
透過呼喊(Call Out)的方式,引導民眾「站起來、離開」疏散至安全區
同時能快速檢將「輕傷(綠)」的患者檢傷
之後,開始替留在原地的患者快速檢傷
第二步 - 評估是否自主呼吸
可以
RR >30次 - 危險(紅)
RR <30次 - 繼續下一步評估
不可 - 先暢通呼吸道後,再評估有無恢復呼吸 (台灣會操作兩次)
無 - 無望/死亡(黑)
有 - 危險(紅)
使用「壓額抬下巴法」、「下顎突出法」暢通呼吸道
其他情況時,執行壓額抬下巴法時,操作者須先確保患者無潛在脊椎傷害,但當大量傷患時,是以暢通呼吸道為優先
第三步 - 評估微血管填充
>2秒 - 危險(紅)
<2秒 - 繼續下一步評估
按壓患者大拇指之指甲床,觀察放開後血液回充時間
第四步 - 評估是否可以聽從指令
可以 - 延遲(黃)
不可 - 危險(紅)
評估精神狀態,透過簡單的指令,如:「睜開眼睛」、「握緊我的手」
Jump START Pediatric(兒童版快速檢傷)
原始:1995年由佛州兒童醫院Lou Romig醫師發布
適用於1 - 8歲兒童,當下直接目測年紀
如何評估?
第一步 - 評估是否可以自行行走
可以 - 輕傷(綠)
不可 - 繼續下一步評估
許多孩子可能是被輕傷(綠)成人抱著到安全區,故需優先評估強褓中孩子的狀態
第二步 - 評估是否自主呼吸
可以 - 繼續下一步評估
不可 - 先暢通呼吸道後和人工呼吸五次,再評估有無心跳
無 - 無望/死亡(黑)
有 - 危險(紅)
第三步 - 評估呼吸速率
15 - 45 次 - 繼續下一步評估
<15 或 >45次 - 危險(紅)
第四步 - 評估神經系統評估
有反應 - 延遲(黃)
無反應 - 危險(紅)
評估精神狀態,是否為警戒狀態?對言語、疼痛作出反應
逆向檢傷(Reverse Triage)
原始: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(Johns Hopkins University)與一群急診醫學與災難應變專家共同開發
概念源於軍事戰術,在戰場上,會優先治療受傷較輕的士兵,應可讓這些士兵在重返戰場
定義
在大規模災難或醫療資源受限的情況下,優先將資源用於存活機會高的患者,而不是傳統上優先治療最危急的患者的方法
醫院要在極端需求下保持功能,醫院必須增加可用資源或更有效地重新分配資源,但在特定情境時,外在資源無法即時抵達,就必須辨識出院低風險住院病患,來釋放醫療資源,使急診室或現場的危重病人獲得更多的照護資源,以在最短時間內救治最多患者,並減少病患的發病率與死亡率
應用情境
醫療資源有限時(如戰爭、大規模災難、疫情等)
醫院病床或設備短缺時(如COVID-19重症照護)
需要快速疏散醫院患者時(如緊急撤離)
優點
確保不會佔用危重患者所需的寶貴資源
在高壓情況下優化醫療能力
降低最嚴重患者治療延誤的風險
如何評估?
第一步 - 實施快速檢傷START
第二步 - 逆向檢傷(Reverse Triage)
最先治療延遲(黃)、輕傷(綠)類別病患,並執行重新評估,以確定他們是否可以安全離開,或轉移到較低級別的醫療機構
第三步 - 專注於危險(紅)類別病患
在2 - 6小時內可釋放10% - 20%的病床,並在 24 - 48小時內發揮完整效果
確保醫療人員、床位和設備等資源將優先提供給於危險(紅)類別病患
白話文:輕傷占一床、占一個醫療人員去照護,故先將他們都先處理完
而重症的患者需要長的醫療照護,在有限的醫療資源其況下,確保有足夠的人力和設備,以及能更專注的照顧危險(紅)類別病患
PDF文檔下載
參考資料
Alpert, E. A., & Kohn, M. D. (2023). EMS mass casualty response. In StatPearls. StatPearls Publishing. Retrieved February 15, 2025, from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books/NBK536972/
DeNolf, R. L., & Kahwaji, C. I. (2022). EMS mass casualty management. In StatPearls. StatPearls Publishing. Retrieved February 15, 2025, from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books/NBK482373/
Justice J, Walker, III JR. EMS Reverse Triage. [Updated 2023 Aug 8]. In: StatPearls [Internet]. Treasure Island (FL): StatPearls Publishing; 2025 Jan-. Available from: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books/NBK482234/
U.S.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. (n.d.). START pediatric: Triage of young victims in mass casualty incidents. Chemical Hazards Emergency Medical Management. Retrieved February 15, 2025, from https://chemm.hhs.gov/startpediatric.html
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醫療顧問委員會. (2018). 臺北市政府緊急救護技術員到院前緊急救護作業程序手冊 (第四版). 臺北市政府。
特此 高級救護技術員 阿遠 (Instagram: guanyuanyeh) 的內文校正,以及實務經驗分享
更多地方您可以找到我
Instagram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weibuh_rn/
Threads: 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weibuh_rn
🌼不論是申請考試,或是備考期間有任何問題,歡迎請IG私訊🌼
如內容有錯誤,或是版權問題
請聯繫email: WeiBuh.RN@gmail.com
筆記,本人薇布WeiBuh親自整理和撰寫
僅供無盈利的教學使用
任何營利使用,請先聯繫授權